高泉性潡“借翰墨以明禅”
高泉性潡禅师(1633—1695年),福清东阁人,号昙华道人,俗姓林,字良伟。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福清黄檗山出家,师从慧门如沛禅师。顺治十八年(1661年),东渡日本庆贺隐元隆琦禅师古稀寿诞。此后高泉在日本弘法30多年,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
高泉因为娴熟诗文,著作甚多,在黄檗宗中有“文高泉”之称。他凭借非凡的禅学造诣,将毕生的体悟与智慧凝结成百余卷著作,内容涵盖语录集、诗文、随笔及禅僧传记等多种类型。
高泉以“文”显名,源于他禅僧本分之外的文学性阐发。这种阐发被其以“翰墨禅”命名,意为“借翰墨以明禅”“唤作禅又是翰墨,唤作翰墨复不离禅”。他将禅意与文学相结合,为禅学的表达形式增添了新的维度,展现了其禅学之外的文学造诣。1694年,高泉撰述《翰墨禅》二卷。正如《一滴草》跋有言“以翰墨为佛事”,在高泉看来,其所留文字皆起翰墨佛事效用。文字确实对推进高泉与黄檗宗更深程度地融入日本社会有着极大裨益。“翰墨禅”理念不仅契合了当时日本崇尚文学的风潮,也满足了修行者对于禅学理解的多元化需求。
高泉继承弘扬隐元禅师儒释道“三教合一”理念,于1665年编纂《释门孝传》刊行。《释门孝传》仿效明代云栖祩宏禅师的《缁门崇行录·孝亲之行》,采用中国传统体例,收录了自晋朝至明朝中国僧人以及平安时代至江户时代日本僧人佛门孝道故事52则,其中包括黄檗宗闽籍高僧隐元隆琦、即非如一等人佛门践行孝道的故事。以佛家孝道故事为切入点,不仅弘扬了佛家的亲孝观,并且融入了儒家思想理念,强调孝为“释门之大德”的思想以及儒释道“三教合一”理念,大大丰富了佛教文化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日本江户时代尖锐的佛儒矛盾。
高泉编著大量僧传,引发日本佛教界编修僧传的热潮。高泉性潡在传法之余搜集大量日本佛教史料加以整理,仿照中国佛教史书体例编撰《扶桑禅林僧宝传》十卷、《东国高僧传》十卷、《续扶桑僧宝传》三卷及《东渡诸祖传》二卷等。这些僧传著作极大促进日本僧人对本国僧史的再编纂,相继出现《延宝传灯录》《本朝高僧传》《续日本高僧传》等著作,再兴日本佛教界编修僧传之风。
高泉编纂禅宗戒律以及寺院管理等方面的著述,对日本佛教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江户初期,德川幕府制定的“檀家制度”及“本末制度”两项佛教管理制度,导致僧侣无须精进修行即可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进而使得江户初期的日本佛教界日渐失去活力。1673年,隐元主编作序、高泉编集、木庵性瑫禅师校阅,三人共同完成《黄檗清规》,这是第一部中国禅僧在日本创立的禅宗清规,在黄檗宗上下广泛宣扬,严格遵守,形成了有别于日本佛教各派颓废、日益世俗化的清正风气,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为日本佛教界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日本佛教各派纷纷兴起修规守戒之风,重焕生机。
高泉自1661年抵达日本长崎至1695年圆寂,先后在奥州甘露山法云院、山城州法苑禅院、加州明法山献珠禅寺、山城州天王山佛国禅寺、摄州摩耶山佛日禅寺、黄檗山万福禅寺六寺担任住持。1672年,高泉将自己在寺院管理方面丰富的经验进行整理与总结,编写成《山堂清话》等著作,对日本佛寺的运营与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高泉的才华和文采无愧于“黄檗中兴之祖”以及“文高泉”赞誉,堪称中日佛教界的奇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单位: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