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东渡弘法的高僧,不少人只知中国有鉴真法师,殊不知在300多年前在福建福清,有一位隐元禅师也曾东渡日本,将当时先进的明代文化传入日本,被日本学术界誉为“黄檗文化”。
隐元禅师画像
黄檗文化源远流长。梁克家在福州第一部地方志《三山志》中记载,“黄檗寺,清远里,以山多黄檗名”,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开辟,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黄檗寺隐元禅师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东渡日本,传播先进文化,对当地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何孕育于福建的“黄檗文化”能够流芳海外,几百年来两国学者、民间为此互动不断?记者走进其发源地,揭秘这一文化体系的悠久魅力。
饮水思源 黄檗文化促进中日民间交流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福清黄檗山万福寺,这里鸟语花香、雅静清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这里是隐元禅师的出家之所,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黄檗文化的发源地。2017年,福耀集团曹德旺先生捐资重建了该寺。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
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会长林文清介绍,近年来,中日两国相继成立黄檗文化促进会,开展了一系列民间友好交流活动。2015年5月23日,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点名肯定了隐元禅师的功绩和黄檗文化的贡献。2017年10月,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福建省与长崎县建立友好省县关系35周年之际,“中日黄檗文化交流大会”在福州举行。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至今还保留着唐代的一口古井
据了解,隐元禅师(1592~1673年)字隆琦,俗名林曾昺,福清灵得里东林(今上迳镇东林村)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廿日,六十三岁高龄的隐元率弟子三十多人应邀东渡,受到日本政府官员及广大僧众盛大欢迎。隐元在日本弘法二十年,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印刷、音乐、武术和医药等先进明代文化传入日本,被日本学术界称誉为“黄檗文化”,至今仍具有很大影响。
日本两大茶道——抹茶道和煎茶道,其中煎茶道的祖师爷正是隐元禅师。他还从福清带了许多菜种到日本,如四季豆,时至今日,当地人还叫做“隐元豆”。隐元禅师书法造诣极高,与弟子木庵性瑫、即非如一并称“黄檗三笔”,有许多书法作品传世。在福建省博物院还能看到隐元禅师和弟子的书画作品。
利他精神 符合世界发展潮流
据了解,位于福清市的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地处黄檗文化形成的中心,2017年获批成立了省级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心——“黄檗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以此为基础成立“黄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在兼职学者引进、学术会议举办、相关开放学术研究项目发布、有关黄檗宗与黄檗文化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色凸显。
木雕再现隐元禅师东渡的情景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长、黄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廖深基介绍,隐元禅师东渡日本的第一站是长崎县,福建省与长崎县友好往来源远流长。长崎县内的“福建路”、“福建会馆”就是历史见证。近年来隐元禅师的家乡福清市,命名了隐元路,建成黄檗文化馆和印林寺观音广场等文化设施。
“隐元禅师给当时日本带来了深远影响。”日本黄檗宗管长、黄檗宗大本山万福寺住持近藤博道指出,黄檗文化现今还牢牢扎根于日本的日常生活中。近年来中日两国以黄檗文化为桥梁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日本宗教界、文化界人士、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中日黄檗文化交流中。
“黄檗文化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更属于全世界。利他,是黄檗文化的精髓所在。”林文清说,370年前隐元禅师及其黄檗僧人东渡日本,本可以隐居世外,但他们没有选择避世,而是积极向当时的日本民众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生活技能,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改进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
民心相通 推进21世纪海丝建设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也是隐元禅师逝世350年,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将赴日本,开展一系列活动,加强和深化中日民间社团、友好人士、华人华侨和青少年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奈良鉴真、京都隐元、赤岸空海,桥梁端点,东西支撑。林文清认为,黄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其民间交流往来十分密切,是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有效载体和价值纽带。
廖深基认为,黄檗文化还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效载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通”。民心相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其主要包含人员、文化的往来和包容,核心是促进文化的相识、相容、相融,最终实现双向融合。黄檗文化以其“友善、包容、开放、多样”的文化特质,被诸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并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中。
文章来源:海峡都市报(2022-03-12)